我国申请人向外知识产权申请更加活跃(知识产权报)

阅读数:344次 2023-07-25

今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国内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3.3万件,同比增长7.1%,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3024件,同比增长12.0%;自2022年5月加入海牙协定以来,我国申请人月均提交外观设计国际申请超过150件,位居全球前列……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护航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服务保障作用,我国申请人向外知识产权申请更加活跃。

“一张网”护航海外维权

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其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也逐渐增多。据统计,过去一年,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数量、涉诉企业数量、“337调查”涉及中国企业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一变化对我国企业加快提升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为切实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各相关部门持续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建设,为护航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

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介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优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网络,保障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及各地方分中心有效运行。各中心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有效帮助企业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布局建设地方分中心43家,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服务网越织越密,企业主动海外维权的底气也愈发充足。据统计,2021年至2022年,我国企业涉“337调查”终裁性判决213家次,其中获得占优判决(包括终止调查、原告撤回、裁定不侵权等)的比例达到六成以上,是2020年的2倍多。

一站式”服务企业“出海”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提供高水平、专业化、公益性指导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成本,在诸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在完善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及时监测在美专利纠纷、“337调查”等重点领域纠纷信息,加强预警。今年,针对重点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高发等问题,开展信息通信、生物医药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有效提升了相关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与此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继续加大海外知识产权信息供给力度,优化“智南针网”等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地方平台信息成果互联共享;加大对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国别指南、重点国家海外商标维权指南的宣传解读,持续加强各类信息供给。

各地也在不断加强海外维权援助工作力度,多措并举、重点突破,形成了地方实践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例如,广东率先推动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服务体系有效落地;河北省知识产权局指导石家庄、邯郸等市局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预警平台,帮助企业及时获取专利检索分析成果和行业发展态势等。

张志成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助力企业“走出去”、助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