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开放许可助力校企专利转化

阅读数:576次 2022-07-21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拥有大批高价值专利,但长期以来,部分高价值专利处于“沉睡”状态,未能实现有效转化、助力产业升级,这对于高校和企业而言,无疑都是一种资源浪费。事实上,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90.6万件。不过,如何提高专利转化率同样受到人们关注。


  新修改的专利法现已正式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首次被纳入其中,明确了专利开放许可的自愿、有偿、可撤回原则,这为高校所拥有的高价值专利转化提供了具体路径。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要对高校专利转化加强政策引导、创新许可模式。在此背景下,华南理工大学为推动广东省专利开放许可作出首次尝试,通过举办专利开放许可发布会及项目路演活动,积极探索和践行高校专利转化的新路径。


  创新模式解决问题


  在笔者看来,高校专利转化率较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高校与市场之间存在着信息壁垒。专利是科学研究的产物,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的高校,往往较少了解企业的需求;而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目标的企业,需要新技术来提升生产力。高校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利技术,而企业不了解高校有哪些可适配专利,两者之间存在着供需匹配障碍。


  另一个原因是高校专利转化流程较为复杂。专利转化的过程涉及评估定价、法律条款协商、关联交易挂牌处理等,并且高校采用的国有资产保护机制,往往使得专利转化时间较长、手续繁杂。同时,科研人员大都专注于科研,对专利的转化意识不足。高校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而言,专利授权后意味着该专利的流程已经走完。因此,除非企业主动咨询专利转化事宜,否则科研人员很少面向市场推广专利技术。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难题。专利开放许可是指专利权人明确专利许可使用费用,自愿声明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为了提高科研人员实施专利转化的积极性,我国专利法中还明确了开放许可实施期间,对专利权人缴纳专利年费给予相应减免。这种创新许可模式,直接拉近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距离,切实提高了企业与高校开展专利转化的可行性。


  开放许可独具优势


  笔者认为,要激发高价值专利内在活力,解决专利转化率较低的问题,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优势。


  首先是采取线上模式,提高沟通效率。以往,高校专利转化最大的问题就是与市场缺乏交流,校企间对专利缺乏相知相识的匹配渠道,颇有“众里寻他千百度,不知有缘人在何处”的困扰。而线上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传播速度快,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开放许可专版,企业作为需求方能快速了解高校专利的有效信息,精准圈定专利范围,减少沟通成本。同时高校作为供给方,通过专版可了解市场对专利的需求动态,及时有针对性征集相关领域的专利。由此,校企供需互动通道打通,双方专利匹配效率也大大提高。


  其次是提高专利许可次数,降低许可费用。同其他许可方式相比,开放许可价格较低甚至阶段性免费。2021年,浙江对免费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进行首次探索。华南理工大学发布的首批36件开放许可专利,其许可价格约为其他许可模式的六分之一甚至更低。这是因为,一方面专利法明确规定,专利开放许可实施期间,对专利权人缴纳专利年费相应给予减免,从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专利权人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专利开放许可面向更为广大的潜在意向企业,其许可次数可远超其他许可模式。一件专利如果采取其他许可模式,也许只能许可少数几家企业,然而通过开放许可模式,取得许可的企业数量可能大幅提高,以量换价可以追平甚至超过其他许可模式所带来的收益。与此同时,有助于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试错成本,在鼓励小微企业创新及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再次是采取电商模式,简化许可流程。专利开放许可采取的是类似电商思维模式,即企业一旦相中专利,按要求完成许可费用的支付,即视为双方自动成交,并可享受开放许可权益。与其他许可模式相比,开放许可无需就合同条款进行多轮的谈判磋商,也无需再经过多机构、多部门的审核。这种模式对于企业和高校而言,一方面大大简化了从意向到成交的手续;另一方面,由于具有统一且明确的合同条款,双方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概率降低,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同时,对于高校科研人员而言,这种“托管”式的交易模式,减轻了科研人员对专利转化的前期之虑及后顾之忧。


  最后是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长期以来,专利转化率低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为维持专利权有效必须每年缴纳年费,且年限越久所缴年费越高,如果专利长期得不到转化,科研人员在难以维持专利时,往往会被迫放弃专利权,其直接后果就是该专利失效,失去了保护;另一方面,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因为难以找寻匹配专利、专利转化费用高、转化手续繁琐等各种现实问题而没有做好专利布局,当企业壮大后由于专利底子薄弱,存在着被诉侵权的风险。因此,提升专利转化是推动校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举措。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科研人员维持专利费用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企业未来潜在的知识产权纠纷风险,提升了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随着我国越来越深入参与全球化竞争,民族企业“出海”数量不断扩大,我国面临知识产权的挑战压力也会相应增加,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作为刚性需求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专利的根本价值在于服务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实施,架起了校企专利转化的新桥梁,填平了校企专利转化道路上的坑坑洼洼,对于唤醒高校“沉睡”专利、助力企业技术升级、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具有现实价值,是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校企专利成果转化新模式。欧阳丽芳 江 海 黄嫣然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