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技艺开出灿烂之花

阅读数:502次 2022-08-25

  初秋的凉山细雨蒙蒙,越西县普雄镇呷古村的彝绣工坊里,绣娘们正在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如今,她们手中的非遗彝绣,已经成为凉山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帮助凉山20多万绣娘实现了居家就业,过上了美好新生活。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古老的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助力非遗项目走向市场并实现产业化,其中,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在带动城乡就业、促进增收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记者从近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各地已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设立在脱贫县。逐渐规范化的非遗工坊,正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体现出不可忽视的巨大潜力。

  传承技艺 团结致富

  激发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达1557项;我国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借助非遗工坊让其中的“旧”技艺焕发新生机,并且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中贡献不俗的力量,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与制度的支持。

  2018年7月,包括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区在内的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公布,支持其以市场潜力大、带动就业力强的传统工艺项目为依托,建设非遗工坊,试点开展非遗扶贫工作。凉山迅速响应,昭觉薇穆嘎扎非遗工坊、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非遗工坊、彝族银饰制作技艺非遗工坊等十多家非遗工坊相继成立。依托非遗工坊,凉山着力将彝绣、银饰等众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转化为生产力,不仅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资源,同时发挥当地群众掌握的一技之长,增加了劳动收入,尤其是为留守人员、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了就业渠道和交流平台。

  以昭觉薇穆嘎扎非遗工坊为例,工坊成立后,主要围绕彝族服饰和彝族毛擀制纺织技艺这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对彝绣技艺进行培训推广,提高绣娘的产品制作能力,提升彝绣产品和手工艺品的品质。工坊成立1年之内,已开展彝绣培训6期,培训人数达2500人次。目前,工坊已和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完成产品订单上千件,帮助农村妇女实现就地、就近创收增收。

  1400余家设立在脱贫县的非遗工坊,就是这样带动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如今,非遗工坊已经成为各地开展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它的存在,将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

  加强保护 培育品牌

  释放全新动能

  非遗的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12月,《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印发,除加强技能培训、培养优秀带头人、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外,还提出各地要加强交流互鉴,因地制宜探索工作路径,支持非遗工坊合理运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等多种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工坊知名品牌。有了政策作保障,各地非遗工坊遍地开花,群众增收动力十足。

  近日,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在持续做好非遗工坊建设,开展技能培训,广泛吸纳就业的同时,还鼓励其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在非遗产品中融入创新,推出体现本地特色、多元一体的非遗系列文化IP,实现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河南省在非遗工坊建设方面的大力投入,让非遗产业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不断显现。

  拥有8000多处非遗资源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魅力无穷的非遗项目。近年来,四川省依托非遗工坊开发非遗研学、非遗体验、非遗美食等16类新产品新业态,同时还以“工坊+”概念改造升级竹艺村、明月村、年画村、桃坪羌寨等非遗特色村寨,浓墨重彩画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画卷。

  节日礼、节气礼、成人礼、生日礼、跨年礼琳琅满目,这些礼物都来自甘肃省非遗工坊品牌“陇遗有礼”。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推动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致力于促进传统工艺类非遗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以此提高非遗工坊提升产品竞争力。应运而生的“陇遗有礼”以甘肃省非遗工坊产品为主,通过包装升级改造,把非遗工坊产品打造成适应不同社交场景的新一代礼品。目前,“陇遗有礼”已与甘肃省十余家非遗工坊和企业签约,涉及庆阳香包绣制、皮影雕刻、洮砚制作技艺、刻葫芦、面塑、剪纸等多个非遗项目。

  如今,依托非遗工坊进行的普及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借助工坊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共享保护发展成果,多彩非遗在新时代生机勃勃,未来可期。